工研院:赋能科技创新,激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

时间:2022-11-24 22:20:19 来源:两广大地那些事儿

从“世界工厂”到“科技创新+先进制造”,东莞正逐步发展成“科创新城”,其蜕变的密码,从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(简称工研院)在莞的发展就可以找到线索。据悉,工研院作为新型研发机构,持续输出强劲的创新“源动力”,激发东莞加快高质量发展新动能。

位于松山湖的小豚智能技术公司,是国内领先的无人船(艇)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,拥有系列的无人船技术群体和产品,并在军工、应急、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,工研院在无人自主技术领域孕育出的优秀成果在这里顺利得到转化。

小豚智能前身是2016年工研院引进的“广东省创新团队”,该团队在工研院曾获批了“广东省全自主无人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和“东莞市全自主无人艇重点实验室”。目前,已申请无人系统领域相关知识产权30多项,其中发明专利28项。该团队牵头完成的“自主无人艇项目”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,也是东莞近10年来首次牵头获得的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东莞小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耿涛表示:“我们从一个创新团队成长为一家企业,目前主要的业务方向是将技术成果转化成产品,走向市场。”

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,是较早扎根松山湖的新型研发机构之一。自2007年成立以来,已孵化企业1252家,其中自主创办企业73家,持股企业在创业板及科创板上市8家(不含过会企业)。工研院还先后发起和参与全国智能制造示范、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,代表东莞在国家层面发声。

工研院院长张国军表示,作为全国新型研发机构代表,工研院将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,增强自主创新能力,为推动东莞“科技创新+先进制造”提供新动能

张国军表示:“作为一家新型的研发机构,我们希望能为东莞的产业发展,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做出更多的贡献。下一步,主要是实现三个转变,一是从服务区域经济向支撑国家重大工程的转变;二是从原来做应用研究向基础研究发展,特别是在突破前沿技术和核心功能部件方面;三是从单元技术向协同创新发展。”

目前,东莞共有新型研发机构32家,其中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5家。各类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建设了88家省级科研平台,引进近8000名人才,孵化企业2760余家。2021年全年转化科技成果454项,授权发明专利187件,投资孵化企业总收入100.7亿元。

出品:东莞广播电视台

来源:知东莞

责编:郑国豪

审校:黄少宏 陈启亮

【创新松山湖热点索引】

▶ 提速!第二条中心城区⇋松山湖快速通道要来了

▶ 必须扫场所码!

▶ 松山湖科学城与青年人才双向奔赴,加速打造创新型“青春之城”

Hi,你“在看”吗?

责任编辑:

标签:

上一篇:
下一篇: